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

他们中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斗者,有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创业模范,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能工巧匠,有重诺守信、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欢迎阅读!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篇1

“在消防救援领域,1秒钟不单单是个时间概念。很多情况下,这是守护生命的必要一搏,是生与死的较量。”回顾20年工作经历,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指挥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刘亮,道出“抢先一秒”的意义所在。

火海中救援、洪水中抢险、坚冰下打捞……救援工作中,刘亮分秒必争。

2002年,18岁的刘亮参军入伍,成为原武警吉林消防总队一名消防战士。刚到部队时,由于身材瘦弱,刘亮“遇上训练会发怵,听到警笛会紧张,面对险情会惊慌”。向战而学、向战而行,在部队培养下,在一次次救援任务的磨炼中,刘亮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消防卫士。  2003年一次救援行动中,与被救群众的那次拥抱,刘亮记忆犹新。“那一天,我们接到任务,营救跳楼轻生群众。我一点点向那位群众靠近,在他正准备跳下去的一瞬间扑上去,从身后抱住他。”刘亮回忆,被救群众后来通过当地媒体联系到原武警吉林消防总队,与刘亮一见面,他就眼含热泪送上一个拥抱。  “如果我当时晚一秒扑上去,后果一定不堪设想。这件事让我真切感受到消防工作的神圣,更加坚定向险而行、救人于危难的信念。”刘亮说。  然而,消防救援工作的危险性,许多时候超出刘亮的想象。2013年6月,长春某地下商场发生火灾,大量群众被困。时任中队指导员的刘亮带队到达现场,冒着浓烟3次冲进火场,救出17名群众。得知仍有1名群众被困后,他再一次进入火场。当时火场温度极高,有毒烟雾弥漫,能见度几乎为零。他一边判别方向,一边摸索前行,最终找到已经昏迷的群众,拼尽全力抱起他冲出火场。成功脱险后,刘亮摘下面罩大口喘着粗气,背上的空气呼吸器发出气体即将耗尽的警报声……  2018年,武警消防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职能也由救火为主向“全灾种”“大应急”拓展。为适应新职能、谋求新作为,刘亮和团队潜心钻研,创新高层灭火、冰上救援、紧急避险、专勤训练等20余种实战应用操法,在吉林省消防救援队伍中全面推广。  冰下打捞,易痉挛、易迷失方向、易窒息,一直是应急救援领域的难题。针对冰下救援的特点和技术短板,每到冬季,刘亮就带领队员们破冰凿洞,在寒风中试、冰水中练,不断总结经验。他连续6年担任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潜水员培训教练,累计培养出70多名专业骨干。  “比武和训练是救援行动的预演。平时多一分努力,面对危险时就会多一分把握。”多年来,刘亮坚持把赛场当战场,不断锤炼救援技能,多次在各类比武中摘金夺银。2019年,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备战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竞赛,作为组训教练的刘亮主动请缨参赛。一次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一次次刷新体能和技能纪录,作为年龄最大的参赛者,他带队取得攻坚组竞赛项目“枪炮协同灭火操”全国第二名、国际交流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先后参加各类救援行动5400余次,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一次次向险而行,不仅为刘亮带来众多荣誉,也在他身上留下耳鸣、风湿、腰肌劳损等10余种伤病和大小近30处伤疤。年迈的父母心疼儿子,不止一次劝他换个岗位。单位领导考虑他在一线多年,屡次提出调他到机关工作。刘亮一次次拒绝:“部队培养了我,实战锻炼了我,我要趁着年轻,在灭火救援作训岗位多干几年。”  2021年5月,刘亮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刘亮作为共青团中央全国英模代表团成员,现场聆听重要讲话。归队后,他第一时间与队友们分享喜悦和感悟——  “我们这代青年人,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实践者和奋斗者。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消防员,我们要用一次次成功的救援,回应党和人民的新期待。”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篇2

在汶川抗震救灾、松花江抗洪抢险、长春依林小镇地下商场火灾扑救等5300多次急难险重任务中,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多次负伤。

刘亮长期奋战在消防救援一线,始终把“抢先一秒”作为不懈追求,在各级比武竞赛中180多次摘金夺银,在2019年“火焰蓝”比武中,勇夺全国第二名、国际交流赛第一名;始终把“奋战一线”作为执着信念,20年扎根特勤、冲锋在前,营救遇险群众470多人,完成各类急难险重任务5400余次;始终把“争创一流”作为神圣使命,培养善打硬仗的人才,聚力建设能担重任的队站,培养出46名全国比武竞赛尖兵,18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所带队站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称号。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篇3

“在消防救援领域,1秒钟不单单是个时间概念。很多情况下,这是守护生命的必要一搏,是生与死的较量。”回顾20年工作经历,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指挥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刘亮,道出“抢先一秒”的意义所在。

2002年,18岁的刘亮参军入伍,成为原武警吉林消防总队一名消防战士。刚到部队时,由于身材瘦弱,刘亮“遇上训练会发怵,听到警笛会紧张,面对险情会惊慌”。向战而学、向战而行,在部队培养下,在一次次救援任务的磨炼中,刘亮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消防卫士。

2022“最美退役军人”刘亮先进事迹篇4

“作为和平年代的一名红门卫士,怎样体现军人的价值?就是要战时忘死,坚决打赢每一次战斗,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面临危险的危急时刻能够冲得上,豁得出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刘亮不仅这样要求他的战士,12年来他更是这样做的。每次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刘亮同志都冲在最前面,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战,与死神、火魔博弈。

2007年7月16日,上午9时许。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在长春市大屯铁路高架桥的中段翻过护栏,站在了桥墩上,有轻生迹象。长春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接到救援任务立即组织官兵赶赴现场。时任中队抢险救援班班长的刘亮承担起救人的重任。

大屯镇铁路高架桥,高约17米,桥下为铁路线,不时呼啸而过的火车卷起一阵阵强气流,让现场所有人都暗暗心惊。轻生妇女就侧身站在桥墩延伸处仅10余厘米宽的水泥沿上,情绪异常激动,接近疯狂地谩骂,并不时挥舞着近一尺长的铁条进行自残,既不听人劝说,又不让人接近,几乎没有任何实施救援的机会。将近两个小时的僵持,轻生妇女体力消耗巨大,精神有些恍惚,身体开始左右摇晃,情况更加危急。刘亮抓紧时机,将安全绳一端系在自己的腰带上,另一端在大桥护栏上缠绕设立支点,准备在两名消防官兵的保护下强行解救。趁女子不注意,刘亮迅速越过大桥护栏,向女子攀爬。女子看到救援人员后,慌张地向桥底爬去。突然,她身体悬空,只有双手本能地抓住桥墩边缘,摇摇欲坠。千钧一发之际,刘亮迅速做出反应,就在女子体力不支突然双手脱落的一瞬间飞身扑出,死死拽住了她的右手手腕,任凭自己的身体重重地摔在桥墩上,但刘亮的手却没有丝毫松劲。轻生妇女获救了,刘亮的肋骨却足足疼了一个月。

事后,《走进中国消防》、《吉林法制》等电视栏目记者来到部队采访报道这次救援行动,让刘亮来到救援现场再演示一下当时的动作时,却成了刘亮从军以来最“难为情”的一件事。在2根安全绳的保护下,飞身下桥的动作连续几次都无法完成,刘亮面对17米高度的勇气不见了。记者们问: “当时为什么不害怕摔下去的危险呀?”刘亮红着脸说:“那时顾不上考虑危险,就豁出死去也要把人拉住”。采访的记者竖起了大拇指,“拼命三郎”成了战友们送给刘亮响当当的“绰号”。

生死对决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也更能体现出刘亮永远视祖国、人民利益为第一的无私胸襟。凭着对消防事业的无比挚爱,他一次次战斗在排灾除险的最前沿,游走于生死两极、命悬一线之间。在生死面前,他毫不退缩、冲锋向前。

同年,在8月10日长余高速公路哈尔滨方向118公里处满载40吨二甲基苯胺槽车侧翻泄露事故及8月20日长春至榆树高速公路113公里处装载40吨液化石油气槽车泄露起火事故的抢险战斗中,刘亮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多次进入现场实施堵漏,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控制住险情,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在2008年赴四川抗震抢险战斗中,刘亮不怕牺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徒手攀爬到海拔2900多米的绝壁上,面前是接近90度的陡峭山体,身后是百米深的悬崖,头顶随时有巨大的碎石滚落,刘亮没有丝毫退缩,冒着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悬崖粉身碎骨的危险,在石块的夹缝中艰难地搜救被困群众并全部救出,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同时被公安部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于同年保送进入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深造学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cailiao/590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