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事迹材料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

教师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1

美国作家萨卡雷对于学前教育工作是这样评价的:“播种行为,能够收获习惯:播种习惯能够收获性格;播种性格能够收获命运。”在我与张教师相识的几年中,让我慢慢发现她就是这样的一位敢于开拓,敢于尝试,敢于践行萨克雷先生理论的第一人。她的真诚、活泼、幼稚能够打败你和我以及孩子们的家长甚至自我的家人和身边的所有同事,她以往问过很多同事:“孩子们最喜欢的人除了爸爸妈妈外还有谁应当是少儿频道的红果果和绿泡泡吧。那我就做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红果果和绿泡泡吧,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经过畅想与她相识过程来还原她的生活与从事幼教事业的八年多的成长经历吧!

一、立志幼教,实现梦想,冲破师傅志不改

她自幼长的名副其实,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深得教师的喜欢,小巧,活泼,天真且略带顽皮的她赢得了所有教师和小朋友的喜爱。这种优越感一向伴她读完学前、小学和初中,可是后期严肃的课堂要求和无比沉重的作业常常让她陷入对学前教育的完美回忆,从此她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心目中受人崇拜的幼儿教师,不顾家人的反对,初中毕业后报考了幼儿师范,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最年轻的园长证书,从此离乡背井来到了羊口驻地,开始了她的幼教之路,开始应聘一家私立幼儿园工作,满腔的热情加之现代的教育信念,两年后使自我创业办起了属于自我的幼儿园—羊口春天幼儿园,这一干就是三年,虽不能说事业开张的轰轰轰烈烈,但能够说办的有声有色,为了更加优化镇区幼儿教育事业,她放弃个人利益,把自我创办的事业无私的交给了今日的羊口镇中心幼儿园,接下来有无数企业,商场前来请用她,可她放不下孩子,放不下挚爱着的幼儿教育,于2012年应聘到这所幼儿园,再次开始了她深爱着的幼教工作。

二、满怀活力、爱岗敬业、童心未泯唤童心

身边的同事都夸她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十分成功了,可她心里不这么想,没有最好,仅有更好是她坚定的信念,由个体园长一下转换成了教师对她来说却显得十分淡定。她用别人从不具有的“幼稚”和心态应对着周围的同事和每位家长,用“红果果、绿泡泡的舞台笑容应对着身边所有的儿童,从每个孩子的饮食、午休到大小便,从习惯养成到孩子的日常洗刷,从卫生坚持到行走的每一步,她的戴维成都尽到了教师该承担的一切,甚至大打超越了儿童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从她进入中心幼儿后,带着大家对原”春天幼儿园“的赞许继续赢得广大家长的认同,载着最终泰山的称赞荣誉她如此对幼教事业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感动着同事,影响着一个个祖国的未来,当看到她一田比一天更加出色的工作,我们无不被她的敬业精神,热情奔放的工作干劲所折服。

三、施展爱心,呵护儿童,尊重孩子和家长

同事多年,从来听不到她呵斥孩子教育家长激怒他人的话语和行为。在她心里从来:“没有不长庄家的土地,仅有不会中的的庄稼人。”也就是从来没有不听话的孩子,仅有不会教育孩子的教师和家长。”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人人皆知,真正做起来并且要做好就不那么容易了。她在这方面有她的专利教育法;夏丐尊先生的译著《爱的教育》中说到:”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不配拥有教师的称号,仅有爱心与职责汇聚一身的人才能做成一名好教师。试想有谁会把自我的“宝贝”交给一个缺少爱心和职责心的人去教育既然家长会把孩子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这就是我的荣幸,我们仅有教育好孩子,才是对孩子,对家长,对社会负责。仅有抱着一颗爱心去阅读“孩子这本书”才能走进儿童世界,才能明白从哪个角度去关心他,爱护他,帮忙他。承认孩子的先天性差异,寻求不一样的角度,选择不一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最灵活的运用了“因材施教”的道理,既然上天为他关掉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窗口在哪儿这就靠有人去发现他的窗口,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教师,她就是异常会去发现那扇窗户的人。凡是她的学生无一不亲近她

,喜欢她,因为她终会给所有的学生找出“闪光点”。即使不如意的小毛病她也会为孩子找到改善的办法和数不清的亮点来激励他们。”“呵斥”两个字在她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可能在她从教的第一开开始就被删除掉了,对于特殊家庭、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用张丽的话来说:“没有别的好办法那就死走进家庭,开启孩子的心灵,多奉献一份爱心就会多一份欢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大人都这样,更何况是一个稚嫩的孩子呢用她的话来说:“虽然有的孩子身上表现出不少的坏习惯,我觉得只要更多更细致的去观察他们的行为特点,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耐心的去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忙,孩子的————人格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养成,我会不断地去做的更好。”朴实无华的话语折射出她对幼教事业的挚爱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四、舍小家,顾大家,爱学生胜过了亲情

现已步入二立之年的她早已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重要成员,丈夫工作忙碌,婆婆公爹时常吃药打针,但她从没因琐碎的家庭事务而影响教学工作,除工作期间坚守制度外,即使星期天、节假日学生也是门庭若市,有的是家长工作忙将孩子送来看管的,有的是一天也不愿意看不到教师的儿童,遇到坏天气干脆让学生住下一齐吃住。有时顾不上自家呀呀学语的孩子,致使出现啼笑劫匪的恶作剧,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对学生的呵护和关心。记得她说过这么一回事,在家为了给学生擦屁股而自我的孩子却坐到了大便上,得知情景的婆婆第一次对她发火,生气并进行了斥责,但她天真的一笑在此打倒了全家人,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是她处事的绝招,这就是我们想学都学不来的一招。在爱的尝试中,张丽就是这么在一天天改变着自我,她变得越来越像几个,几十个孩子的“妈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在为她,也为自我感到自豪,无悔。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2

最近刘芳老师很忙,一边忙于教育教学,一边参加民权县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同时还要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大奖赛。

刘芳是民权县第三小学教师。20__年,她第一次走上了三尺讲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深知,一个教师用心教、创新教和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在教学中她努力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框框,力求从点点滴滴入手,给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20__年,刘芳到本县的王桥乡希望小学支教。那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她支教的班里有46个孩子,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成长中长期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她用爱心、细心和耐心打开孩子的心结。对班内的留守儿童,她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对他们的生活嘘寒问暖,学习上耐心指导,并让家长经常与孩子在电话中聊天、谈心,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引领学生走向阳光,成长为健康、快乐、坚强、向上的阳光少年。

这些孩子当中有一个不爱说话、不按时交作业的孩子更是引起了她的注意。经了解,那个孩子叫李柯,母亲去世,父亲在监狱服刑,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知道孩子的情况后,刘芳非常心酸,可怜孩子的处境。于是,她单独将小李柯叫到办公室,与她聊天谈心,又自费给他买了一些字帖、课外书籍、教辅资料,从书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着手耐心辅导,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李柯不仅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性格习惯也大有改观,越来越合群,也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了。

支教时,她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多次为王桥乡的全体语文教师做观摩课,把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农村教师,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据统计,几年来她已做各种公开课、送课下乡活动45场,听课教师达3100人次。

支教结束后,刘芳要离开那所乡村小学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李柯更是紧紧抱住她说:“老师,您要是我的妈妈该多好啊!”那一刻,在场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20__年,刘芳做完剖腹产手术刚一个月,得知学校老师紧缺,有一个班的语文课空在那儿,孩子们已经两个星期没上语文课了。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放弃本属于自己的法定产假,毅然去学校担起那个班的语文课。

由于给孩子喂奶没有规律,哺乳期的她患了急性乳腺炎。可她从没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舍不得请半天假,忍着疼痛认真上完每一节课,其他任课老师请假了,她还主动代课,下班后再去医院看病……

幼小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细心照料,经常感冒发烧。全家人看到她和孩子身体不适,痛苦不堪,心里既焦急又心疼。这时她突然接到商丘市教研室的通知,到商丘市兴华中学参加说课比赛。她一边到学校上课,一边照顾生病的孩子。没有时间备课,她就在小诊所里边输液边备课……比赛当天,她正做准备上台说课,市教研员走到她跟前说,我刚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早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来!她坦然一笑说:“没事,我做完剖腹产手术11天就去郑州参加师德报告会了。”

刘芳常说:“作为教师,只有当你深深地爱上你所从事的事业时,当你把它视为一种刻骨铭心的`幸福体验时,你才会发现教育是何等美丽!为了这份美丽,我不但不后悔,还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在教育岗位上的敬业奉献,刘芳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20__年9月,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老师感人的事迹大全3

陈莹丽老师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虽然她从教的岁月短暂,虽然她已经永远离开,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个90后教师“爱岗敬业、勤奋拼搏、无私奉献、大爱无痕,勇于探索、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同时展现了人民教师崇高的思想境界,不愧是全市新时期普通教师的优秀代表,是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下面,谈谈自己学习感受和体会。

爱岗敬业

陈莹丽老师今年26岁,花季般的年龄,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在她那年轻的心中涌动着,她用青春的琴弦弹奏着动人的音符。据她的同事介绍,“自2014年毕业以来,陈莹丽老师先后在乐清市公立寄宿学校代课、2016年9月通过考试招聘,分配到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工作。上学期担任七一(1)班主任兼任七九年级社会与历史老师,本学期因另一位社会与历史老师产假(我校只有二位社政老师),初中三个级段的社政课全担在了陈老师肩上,她毫无怨言地接任。去年下半年,陈老师所教的初一社政期末质量抽测在大荆学区排名第二……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追求上进。

无私奉献

根据陈老师的事迹报道,“3月24日,陈莹丽老师因为一直低烧不退,在同事的劝说下回家,第二天在父亲和姐姐的陪同下,去乐清、上海检查,她被检查出肝癌晚期(当时她跟学校说只是腹部有阴影)。其实生命已是倒计时了,家人没有告诉她真实的病情,而聪慧的她早就知道是什么病情,但是她却瞒着全校师生,在病危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上课,她的心底里装的全是初三的孩子,于是她毅然的回到了学生当中,走上她熟悉的讲台……。家人劝告她别累着身子,她说,只有在学校,和学生在一起,和同事在一起,她才觉得快乐!她用行动,证明了一个90后教师对这份教育工作的执着与坚守,以校为家、关爱学生,把孩子学业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她的这份坚强,来自于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她把全部的爱,人生最后的时光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勇于探索

陈莹丽老师教科研意识强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2016学年第一学期,陈老师带领学生走访了两三趟仙溪南合牌坊群,精心指导和修改学生的小论文。最终,《探访乐清南合牌坊群》获得了温州市历史与社会学科小论文比赛二等奖。平时,陈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师徒挂钩学习活动。指导她的朱海燕老师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她非常用心、好学,功课这么多,还坚持每周二来听课。课后是中午11:35,留她吃饭,一回都不留,只说还有午休,学生在等着她。”朱海燕老师的简短评语道出了陈莹丽老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渴望和对教科研工作的那份矜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cailiao/552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